百度占领了搜索入口,阿里占据了购物场景,腾讯霸占了社交场景,同时新晋细分垂直巨头饿了么、美团夺取了美食的场景,滴滴、摩拜夺取了出行的场景。我们看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高频应用场景几乎已被巨头占据,在可见的C端高频应用场景领域再创造新的巨头的机会越来越小。
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还有机会,那么下一个风口,会是哪里?
很有可能,就是大宗产业的B2B领域,产业互联网B2B大潮将起,机会巨大。
当前我国产业互联网(B2B)发展严重滞后于消费互联网(B2C)。产业互联网是企业之间的经济行为,涉及的环节较多,如支付结算涉及到应收款、账期、预付款等等,企业之间交易流程较长,相比B2C而言,需要一个培育和完善的过程。
从1995-2015跨越二十年的PC、移动互联网两个阶段在我国主要是以消费互联网业务为主,即针对C端的业务,而针对企业的产业互联网基本是从2015年真正拉开了大幕。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15年我国B2C市场规模6230亿美元,超过美国511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数据表明我国B2C电商产业日臻成熟。与此同时,2015年我国B2B市场规模在2万亿美元左右,而美国则在6万亿美元,相比美国我国B2B电商产业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统计中美两国B2C电商市值对比发现,美国亚马逊、易贝、百思买三大电商市值合计4562亿美元,我国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三大电商市值合计3142亿美元,市值规模基本处于同一量级。反观B2B电商市值对比发现,家得宝、嘉能可市值合计2418亿美元,而我国B2B电商上市企业市值前三者合计仅为35亿美元,参考我国GDP和美国GDP逐年接近的历程,我国未来在B2B电商领域极有可能产生千亿市值级别的巨头企业。
产业互联网是在移动互联网发展成熟之后,协同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必然的走向,今天它正在开端期。
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源于分享经济思维。生产资料社会化分享带来的成本降低在经营领域的驱动效应更明显。最初罗纳德.科斯关于企业的起源的解释:企业组织劳动分工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劳动分工的交易费用。而产业互联网普及导致市场组织交易成本的降低,企业内职能被外包至专业化平台,这样社会分工协作就会进一步细化,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都会提高。这个过程,只要降低了成本,产业互联网的参与者就会行动。
相比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清晰直白(谁是基础,谁是硬件,谁是服务商,谁是综合应用的大成者,各有侧重,形成互动),产业互联网虽看似显得松散和平面,但实际上各要素都在不约而同的发展。大数据是未来制造业里最重要的能源,整合相关应用的相关产业,一源掌控,彼此互动,形成最充分详实、真实度和商业运作价值最高的大数据,将是未来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最大机会。
产业互联网是金融服务“场景”集中地,占领金融服务制高点
“场景”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基础,哪些领域场景资金需求体量最大,便是金融服务的重要发力点。
随着互联互通和跨界融合的增强,金融作为与所有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行业领域(现代经济运行的血脉),自然也会成为跨界融合的重点,并且推动金融“脱实向虚”的发展轨迹发生转变,更多地回归和融入实体经济运行,形成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信用流等多流合一、场景化的经济业态或商业模式。
不同于B2C行业,B2B产业互联网体量是B2C消费互联网体量的4倍。B2B交易领域通常有一定账期,形成应收账款,催生保理需求,金融需求极为旺盛。加之B2B产业链纵长,上游供应商,下游采购方,围绕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数量众多,往往形成N倍乘数效应的资金需求。
当前大宗商品供应链的发展,包括供应链冗长、中小企业融资难、信用体系不健全、物流高成本低效率、产能过剩、定价权缺失等痛点,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正在一一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其垂直产业领域效率。
金融是产业的润滑剂。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是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如果买卖双方找不到这样的平衡点,交易则无法达成。而金融的参与可以在这个交易模型中加上一个时间的维度,把金钱的时间价值考虑进来,很多以前找不到交集而无法完成的交易就可以完成。
产业互联网中集中了丰富的交易场景,产生了巨大的交易规模。2016年我国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并保持稳定的增长水平。其中,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占电子商务总规模的44.2%,规模以上企业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占电子商务总规模的27.9%。B2B电子商务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大宗电商平台已从最初‘收取会员费、竞价排名、线下会展’的传统模式,纷纷切入交易环节,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价值服务,积极发展后金融业务,开展在线交易、金融物流的增值业务。不少企业基于大宗商品交易场景,提供出种类多样的金融产品,未来在风控模型不断完善,自身壁垒不断提升的进阶中,金融业务量将迎来快速上升。
大宗商品是产业互联网率先落地的领域
大宗商品最大的特点是价格高度波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直接决定所有企业贸易商的经营情况。因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高频,决定了从上游商品,到下游客户对资讯的需求都是十分高频的。
旧的商业模式难以持续,新的电商模式迎来发展良机。为什么产业能够爆发,回归互联网本质,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而新的商业模式要打败老的商业模式才能占领市场,因此很多新模式要烧钱,以此吸引客户使用,培育市场习惯,获得用户获得流量,打败传统模式。
大宗商品最为过剩,带来全产业链“全输局面”,传统商业模式已经难以持续,例如传统钢厂、贸易商等营收增速不断下滑,净利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在这种产业环境下,给新的商业模式带来推广良机,新的商业模式推广阶段受到传统商业模式的抵制障碍大幅减小。大宗电商得到发展良机。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给产业带来边际效应最为明显。一方面大宗商品产业本身微利,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业绩弹性。另一方面大宗商品存量巨大,数十万亿贸易总额,成本降低一个点代表数百亿利润空间。互联网的核心价值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大宗电商具有巨大的用武之地。
因此大宗商品电商新模式很容易推广普及,大宗商品传统模式难以为继,互联网具备高效率低成本的核心优势,因此大宗商品和互联网的高效率低成本优势的结合一定能发挥最大价值。
大宗商品市场过去十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1)第一阶段是大宗商品1.0阶段,大致从2001年到2011年十年期间大宗市场处于牛市阶段,贸易商只需卡位上下游的渠道就能获得暴利,盈利模式简单,首先是利用市场不透明,通过赚取差价盈利。其次,在商品牛市中,大宗商品持续处于单边上涨过程,贸易商往往囤货待涨,赚取差价。因此,在整个十年大宗牛市中,贸易商并不缺乏盈利来源,大宗商品贸易市场处于野蛮生长阶段,行业中的痛点和问题被掩盖,在这个阶段,互联网对于大宗市场并不重要,贸易商不愁盈利来源。
2)第二阶段是在2011年后,大宗商品市场开始进入熊市,价格持续下跌,上下游企业的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尤其是中小型大宗商品企业的开始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融资困难,于是产生了较大的供应链金融需求。当时,由于中小型大宗商品企业的财务报表恶化,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银行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放贷十分谨慎,几乎只给大型国有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于是,供应链金融服务孕育而生,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商业保理等业务,但由于没有完善的风控体系,因此发生了较多的违约事件,阻碍了当时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3)第三个阶段主要是以天津物产旗下的天物大宗为代表的大宗电商出现,彻底改变了大宗市场的传统业务,大幅推动供应链金融等业务在大宗市场的发展。不只是在钢铁电商领域,同样,化工、农业、煤炭等领域均有企业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构建了优秀的风控体系,推动了供应链金融在大宗电商市场的发展。以天物大宗为例,已提供赊销、在库融资、代理采购等多个维度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由于所有贷款均在平台闭环中完成,构建了完整的风控体系,违约事件几乎不会发生。同时,构建在整个平台之上的信用体系,将利用评级模型,在可以量化的领域进一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比照互联网经历的从“商情咨询1.0”到“场景2.0”再到“金融服务3.0”,其实内在是有不少共通之处的。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改变信息连接的商情咨询1.0时代、改变交易服务的场景2.0时代、整合产业与供应链的金融服务3.0时代。
互联网阶段一,主要改变信息连接,提供商情咨询。百度最初提供单一的搜索服务,腾讯QQ最初仅是一款聊天工具,门户网站网易、搜狐、新浪每日更新新闻资讯,慧聪网提供会议、工商业目录及黄页目录、市场研究及分析等信息服务,汽车之家提供经销商订购及服务。商业模式基本是通过广告、流量变现、竞价排名等方式实现盈利。
互联网阶段二,开始切入交易场景,提供交易服务。阿里、京东进入B2C行业切入线上购物交易,新一批的互联网B2C新贵企业,如饿了么、滴滴、房多多、瓜子二手车、摩拜等创业伊始,便直接介入日常生活的交易场景,汽车之家、搜房网从1.0阶段进阶至2.0阶段,到2.0后汽车之家开始卖车,搜房网开始做房地产金融。第二阶段的互联网模式直接关联到金融,打通资金流,归属为支付型的金融模式。盈利模式通过交易收取佣金、资金沉淀形成收益等方式实现。
互联网阶段三,围绕交易的线下供应链整合。在这个阶段,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更为紧密,互联网企业开始着重于改变一个产业的效率与成本。B2C消费金融、B2B供应链金融开始爆发,围绕的链条是场景-->交易-->支付-->金融服务。因为涉及到后金融服务,风险控制成为3.0阶段的重要基石。B2C消费金融领域,拥有巨大流量,形成大数据征信优势的企业脱颖而出,蚂蚁金服的蚂蚁花呗、借呗,京东金融的白条、金条迅猛发展。
B2B供应链金融领域,拥有巨大撮合交易流量的平台企业,结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天然具备风控基因,在提供后金融服务方面优势明显,在B2B产业互联网蓬勃发展之时业务爆发,天物大宗、钢银电商、找钢网在钢铁电商领域快速发展。
供应链的整合带来的后果就是成本的快速下降。以钢材采购为例,假如采购金额为5000万,销售周期1个月,原有社会资金成本1%每月50万,现在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银行融资0.65%每月32.5万,全年资金成本降低210万。
大宗电商贸易额巨大,最有望产生BAT级别巨头
对于大宗电商市场来说,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强者恒强,赢者通吃:
1)各个垂直领域的领跑者一旦构建了完整的生态闭环,能够产生极强的用户粘性,竞争壁垒较高。闭环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从前期的交易、到中后期的物流仓储、支付结算、供应链金融等全套服务。大宗商品贸易的目标是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下快速周转获利。这对平台的综合服务能力要求较高,如果平台能高效地帮助钢厂或者钢贸商快速撮合交易,找到交易对手,并且提供安全可靠的物流仓储及支付业务,客户就会对平台产生依赖,并且产生马太效应,吸引更多的厂商及下游用户加入平台,提升平台的交易量。
2)率先完成生态构建的平台能够获得海量的数据,提升其供应链金融等业务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服务升级和产品迭代速度,通过正反馈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实现赢者通吃。
大宗商品市场空间巨大。大宗商品全年销售总额高达4万亿,如果考虑到中间多层次渠道贸易换手,整个贸易流通量可达十几万亿的水平。如果考虑从中收取1%的手续费,10万亿则对应1000亿的市场空间。仅仅考虑此项业务,如果市场领导者占据20%左右的份额,则对应200亿的纯收入,考虑到互联网模式的零边际费用,可达100亿以上的净利润水平,对应20倍pe则估值可达2000亿。
此外,还有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均是盈利点。目前仓储物流成本占钢贸成本的5%以上,则对应5000亿的市场空间,融资成本在3%左右,对应3000亿的市场空间,整个市场空间可达万亿,足以产生下一个BAT体量的巨头。
金融服务成为大宗电商2.0重头戏
对于产业互联网而言,同样存在交易场景,由此场景衍生出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是产业互联网的战略发展方向。一方面供应链金融市场空间巨大,根据央行统计,2016年国内企业应收账款达到26万亿,应收账款仅仅是供应链金融的一个分支,其市场规模就在万亿级别。
另一方面对于B2B交易而言,处于强势地位的核心企业,对上游原料供应商要求先货后款,对下游经销商要求先款后货。因此对于B2B交易,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企业往往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同时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普遍不高,融资能力较差,因此B2B交易对面向产业链上下游多个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需求较为刚性。
当前B2B电商均把供应链金融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根据托比网《2016年上半年B2B行业百强榜》的统计,百强榜中已经有25家运营供应链金融增值服务,而其中供应链金融的运营模式模式主要有五种:基于数据信用、基于买/卖方订单/应收、基于代采、基于仓单/货押、基于设备的租赁融资。可以预计供应链金融后续必将成为产业互联网重要的增值服务之一,也必将为产业互联网带来良好的盈利空间。
大宗商品天然金融属性最为明显
在众多的B2B电商领域中,大宗电商平台是被最看好的,因为其天然具有较强的金融属性,对“金融服务”是刚性需求。具备以下特点:
1.价格波动大;2.价格相对透明;3.大额交易;4.期现结合;5.融资需求强。
价格波动明显:首先大宗商品价格相比其他B端产品波动更加明显,包括钢材、煤炭、化工原料、农产品等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每天都在变化。单月振幅有可能达到30%以上。价格波动本身就是天然金融属性,能够带来非常大的套利空间。
价格相对透明:大宗商品的价格相对透明,一方面多数大宗商品每日价格在不同的交易平台上都有显示,同时大宗商品一般有期货、电子盘,市场价格相对透明,因此作为中间贸易商能够获取的价差很低,为了放大利润,通过有限的资金放杠杆扩大销量,才可以扩大利润,金融服务需求强烈。
大额交易:大宗商品交易额巨大,单笔金额少则十几万,多则几百万,同样的支付方式,大宗商品下游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因此更加需要平台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解决应收账款等问题。
期现结合:大宗商品本身就有期货品种,期货或者期现结合能够衍生出许多不同业务。期现结合的方式是其他B段商品所不具有的,也为金融服务带来了更多的适用空间。
融资需求强:大宗商品本身贸易属性强,价格相对透明,带来巨大杠杆融资需求,钢厂垫资、贸易融资、终端厂商融资等,每个交易环节都有巨大的融资需求,大宗商品从出厂到终端整个产业链层层垫资,因此金融服务需求极为强烈。
基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大宗商品相比其他B2B领域具备更强的金融属性,因此供应链金融在大宗商品领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天然优势。
新型供应链金融有望全面落地
继“消费金融”逐渐落地之后,“新型供应链金融”有望全面落地。而在众多B2B电商提供的供应链金融中,大宗电商凭借天然强烈的金融属性有望率先落地。
消费金融资本市场主题表现抢眼:主要逻辑是业绩快速兑现,基于交易场景、数据做风控的消费金融模式前景更为看好。二三四五2016年消费金融业务实现2.06亿收入,同比增长2076%,实现归母净利1.11亿元。马上消费金融2016年实现891万元净利润,扭亏为盈。中融金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150%,净利润1.6亿元,超额完成承诺利润。消费金融业绩的的快速兑现为上市公司股价带来了明显的支撑,2017年至今,消费金融标的普遍跑赢计算机平均涨幅。
新型供应链金融是下一个落地主题:供应链金融本身比较传统,在产业端,B2B方面本身固有采购端、销售端两个交易场景,并且法人之间的交易结算涉及到预付款和应收款等,存在一定账期,具有天然的金融服务需求。我们看好的新型供应链金融服务,主要与目前银行和传统保理机构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有着本质的不同,即基于交易场景、数据、产业链闭环提供更完善的风控模式,进而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基于“大宗电商”平台的供应链金融有望是下一个资本市场风口:在所有产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模式中,我们认为大宗电商的供应链金融最先落地,主要是因为大宗电商天然的金融属性,整个产业链层层垫资的刚性需求现象最为明显。构建“真实交易、控制货权、规避价格敞口风险”三位一体的风控模型,提供新型供应链金融服务,有望是大宗电商主题落地的首个盈利模式。
大宗电商钢铁已经实现“0-1”落地,平台+产业链可控是关键
钢铁相比大宗交易的其他行业发展迅速,《中国钢铁电商行业发展报告》统计,目前行业内钢铁电商超过300家,行业的爆发,最主要的因素是钢铁产能过剩最为严重,行业内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最为迫切。
钢铁标准化程度高:大宗商品普遍存在产品品种多的特点,但是钢铁相比其他商品具有一个明显的优势,标准化程度高。
早在2013年,钢铁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就已经达到2084个,发展至今钢铁各类产品均有一定的型号和标准,标准化程度极高。例如钢铁总体可分为冶金炉料、钢材、特钢等几大类,而钢材大类可分为扁平材、长材,其中扁平材又可分中厚板、热轧卷、冷轧卷、涂镀等细类,长材又可分为螺纹钢、线材、型材、管材等细类;进一步细分还有品种、规格、材质、生产厂家等区别。因此即使钢铁产品层级极为繁杂,但是根据产品特征均可以精确查找到所需商品,产品的标准化为钢铁电商电子商务的开展及货品的分类仓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钢铁产能过剩极为明显:2014年以来钢铁产业产能利用率始终低于70%,同时2011年以来钢铁价格单边上涨行情的结束,直接导致整个行业盈利情况不容乐观,根据中钢协发布数据,2015年,国内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9万亿元,同比下降19.05%;实现利润总额为亏损645.34亿元,亏损面为50.5%,亏损企业产量占会员企业钢产量的46.91%。因此行业内上下游企业均迫切需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来提升自身盈利水平。同时钢铁电商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仓储物流服务等均很好的解决了行业痛点。钢铁电商的崛起属于意料之中。
基于以上行业特性,钢铁电商发展迅猛,率先崛起。而众多参与者中,能够真正脱颖而出的企业需要具备的两个核心要素:交易平台化,供应链把控能力强。
交易平台化的核心意义在于引导流量,获取客户,为增值服务变现提供基础,同时通过平台数据积累,充分掌握会员数据,之后基于平台,电商可以提供包括在线交易、供应链金融、仓储物流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并藉此实现盈利。因此平台最终的用户量及活跃度直接决定后续增值变现业务可带来的利润空间。钢铁行业上游集中度高,下游较为分散的特点比较适合大平台建设,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用户量较多,营收规模较大的钢铁电商。
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背后体现的是电商平台的风控能力,尤其对于钢铁电商,由于钢铁交易资金量巨大,因此如果做供应链金融必须从交易到仓储到物流全部可控才可以控制风险。平台对钱的流向,货物流通的把控程度对金融服务的风险大小有着重要影响。
大宗电商部分品种已过烧钱阶段,今年起全面落实利润
大宗电商发展至今,多个大宗领域涌现出了众多平台,前期为了获取客户,打造平台,行业内普遍处于亏损状态。从2016年开始,伴随平台逐渐成熟,交易规模达到一定体量,电商平台经过前期对盈利模式的探索,供应链金融服务也走向成熟,摩贝现在金融服务达到20亿资金规模,上海钢联达到15亿规模,生意宝则用6.5亿撬动银行65亿规模。
目前大宗电商整体盈利水平不断好转,其中众多钢铁电商率先实现了盈利,包括上海钢联、中钢在线、钢钢网在内的众多钢铁电商在2016年上半年均实现了扭亏为盈。此外包括以化工电商为主的生意宝、我的塑料网均处于盈利状态。我们预计大宗电商从单纯的线上交易朝供应链金融、咨询数据服务等增值服务转型已经达到一定程度,2017年将成为全面落实利润的一年。
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钢铁电商,除了其率先实现盈利,从0走到1之外,我们预计2017年利润有望实现加速上升。一方面是钢铁电商整体渗透率接近20%,已经远超化工、有色金属等,后续钢铁电商有望呈加速渗透。另一方面按照钢铁领域5亿吨钢材的分销量计算,行业仍存在巨大空间。钢铁电商的整体盈利有望和行业整体经营状况改善实现良好互动,在解决行业痛点的同时实现净利润的高速增长。
2016年,钢铁电商开启盈利模式,若将开启成为恒久,还得运用互联网普惠、共享理念,营造钢铁物流生态圈,不断捕捉到为产业链上中下游服务的点,并能有效转化成盈利点,这样才能持久地为正在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交易的本质是搭建供需双方之间的桥梁,实现双赢。未来,钢铁电商应着重围绕钢材交易、产业链金融、物流仓储、加工剪切、大数据服务等领域拓展,从而形成多种类的利润点
文章来源:扑克财经